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调研成果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落实企业社会责任 ——榆林市以政府治理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课题研究报告
2023-11-01 09:50:58.0 来源:本站  浏览 353打印本文
一、榆林市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义重大,应通过经营活动创造经济效益为社会作贡献。大多数企业不仅广泛参与经济活动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推动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榆林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

1.支撑了地方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和大幅提升榆林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总量由过去省倒数位次进入第二位,广大企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3.65亿元。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626.1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1%。第二产业增加值4673.49亿元,对榆林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国有企业是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出色完成能源保供、稳定生产、保障民生等任务。民营企业是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照章纳税,吸纳就业,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倾力回馈社会。

2.助推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扛起了能源保供的重大政治责任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小到大,由大变强,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有7大工业园区,正在向“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迈进。我市企业扛实能源保供政治责任,持续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全力保障能源电力供应,圆满完成14省份煤电保供任务我市开展了困难群众取暖用煤保障工作,煤炭供应企业让利,为困难群众提供平价煤,惠及困难群众6万余户。

3.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为全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应有贡献广大企业积极投身于当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深化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产业帮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把更多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力度,开展消费扶贫,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促进榆林地区扶贫产品销售。参与地方政府“百企兴百村”行动,实现村企共建共振。全市50余家“回报家乡”民营企业参与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帮助家乡改善基础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参与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成效显著。榆林市企业认真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市政府开展的“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全力开展造林绿化及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大生态治理复垦基金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生态治理修复。

5.积极支持民生事业发展,捐资捐物兴医助教我市企业全力支持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捐赠医疗设备,提升医院诊疗能力,惠及当地群众。积极参与抗击疫情,成绩突出。全力助推教育事业振兴发展,加大教育基金投入力度,支持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生。

6.积极投入慈善捐赠,开展扶贫济困和救援救助企业以实际行动支持地方慈善事业,开展扶贫济困、抢险救灾助老救孤关爱社会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履行国家应急救援基地责任,如神东公司参与事故救援111起,挽救遇险人员27人。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组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调查发现,榆林市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企业社会责任认知度低、观念滞后企业社会责任涉及面较广、系统性较强,需要有完备的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更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调研显示,21.67%的企业配备专职的部门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61.67%的企业没有制定社会责任规划;仅11.47%的企业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且缺乏对战略与治理、规划计划、综合效益数据等社会责任信息的深度披露。

2.发展不平衡、方式单一榆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不平衡突出表现在中省驻榆企业与市属企业不平衡。市属企业整体上履责较好,对外部利益相关方关注度高。当地绝大部分优质矿产资源基本都掌握在中省驻榆企业手里,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融合带动远不够,中省驻企业远不及市属企业。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慈善捐赠、扶持地方基础建设。

3.深度不够,处于被动初级阶段榆林企业整体上社会责任意识较为薄弱,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程度比较肤浅,缺乏全面深入理解。简单将慈善捐赠等公益性事业等同于企业所尽的社会责任大多数企业都处在被动的尽义务阶段,距离国家要求、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中省驻企业按国家相关规定、集团下达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缺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

4.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动力不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因是响应党的号召、改进和政府的关系、企业党建工作需要。企业仅以经济效益的好坏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政府对承担责任的企业也很少提供优惠,严重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5.政府引导不到位,互动性不强当地政府与中省驻榆企业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地方政府协调引导作用发挥不到位,尚未出台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企业无章可循,对履行社会责任一知半解,也未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中

二、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

一是树立和深化社会责任意识创新企业价值理念充分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将承担社会责任视作企业重大战略。大型企业要积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二是积极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推动企业转变观念。把履行社会责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形成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经营业务和文化特色的社会责任观。三是加大宣传和跟进力度,努力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宣传,积极营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责任文化宣传引导,让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行动自觉。

(二)强化政府引导,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1.强化属地协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榆林企业应秉持共建共享共荣的理念,加速“共建、共享”进程,推动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最终实现共荣。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合作交流,推动产业链的纵向合作与横向融合,进而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为促进属地融合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

2.积极承担社会综合治理主体责任,构筑和谐企关系发挥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携手推动地企双方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构建政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形成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惠及地方建设的发展理念。加强政企沟通交流,地方政府要加强与国资委、中省驻榆企业集团总部沟通联系,争取到更多的惠利政策。政府要把对企业的关心支持政策落地落实落细,比如协调解决中省驻榆企业职工生活基地建设问题,并配套优质的教育资源。

3.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榆林企业要树立绿色环保理念,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高污染高耗能生产方式,着力培育一批健康、绿色、环保产业。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挖掘主业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契合点,并坚持将减污降碳、节能减排、生态治理等实践融入业务运营过程中,实现企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4.合理分配财富,加大再投入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企业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积极主动参与第三次收入分配,充分发挥好初次收入分配和二次收入分配的补充作用。国有企业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整合各方力量进行再投资再建设。以项目建设为突破,积极推进投资项目策划与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经济建设,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5.促进扩大地方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企业应积极落实稳岗就业政策,尤其是国有企业更应该发挥就业保障责任,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在榆企业在促进和稳定就业方面,应当优先考虑为本地劳动者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当地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三)建立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考评标准和评价体系

政府要把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列入改革发展和社会治理规划,立足榆林本土化发展实际启动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一是设置或明确专门机构,提高社会责任履行效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进行定期评估、考核,以充分发挥相关政府部门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驱动效果,进而促进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作。课题组建议由市国资委出面组建“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中心”。

二是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在共性要求基础上,明确不同类型企业的履责重点。将企业财务健性、产品质量、客户关系、劳资关系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与社区、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及企业的社会形象和道德履行情况等因素纳入评价体系

三是制定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落实激励机制设立奖惩机制,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表彰和鼓励;严肃处理违反社会责任的企业。采取税收政策激励措施,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在信贷、担保以及资本市场等领域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提供支持与服务

四是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年度报告制度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定期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措施和进展,及时了解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回应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建议市从年起,划定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逐步扩大范围,推动更多的企业实行这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