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系列 > 社会 > 正文

榆林中心城区采取分类管理、差别化防控措施—— 小区有序放开 防控不可松懈

2022-12-09 16:26:31   来源:榆林日报   点击:

res01_attpic_brief.jpg

    九龙湾小区居民佩戴口罩,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 记者 谢妮妮 摄    


本报讯(记者 慕荣 谢妮妮) 自12月4日起,榆林中心城区采取分类管理、差别化防控措施,除了高风险区要求“足不出户 上门服务”外,低风险区和“无疫小区”居民可以走出家门,逐步有序放开,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榆阳区沙河路街道桃李路社区和顺嘉府小区是低风险区域,12月4日,一些居民走出家门,在小区广场上遛弯、晒太阳。社区工作人员时不时提醒大家保持距离、不要聚集,在服务居民的同时,尽力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我们现在按照低风险区进行管控,根据楼栋进行了一个错峰安排,比如说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可以在8点、9点、10点这三个时间段,每家每户一天出来一个人在院子里活动,每次出去半小时到四十分钟。”沙河路街道办桃李路社区和顺嘉府党支部书记鱼文婷告诉记者。同时,居民可以走出小区,在门口的超市采购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设置了物品接收“缓冲区”,所有外来物品都要在缓冲区进行统一消毒。

“下楼散散心感觉心情很舒畅,一会儿再出去采购点东西,这段时间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付出了很多,现在我们出门也会做好防护,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阶段性小胜利。” 居民刘克梅说。

相距一公里的九龙湾小区也有序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出入口值守,每位进出小区的居民都要接受相应的检查,小区的居民手里大都拎着刚采购的物品。“我们‘五级五长’及时把咱们市上最新政策向居民进行传达,从昨天开始,特别是今天上午,进出小区的人开始增加。”九龙湾小区物委会副主任胡记敏如是说。

“有序放开”不等于“完全放松”。目前,榆林中心城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街道、社区的居民还要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谨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自觉履行个人防疫责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服从社区(村)疫情防控管理。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