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201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在省统计局人口与就业处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县(市、区)统计局与相关单位紧密协作下,经过全市各级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已圆满完成。现结合部门数据将调查结果简要分析如下: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2017年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点覆盖了全市12个县(市、区)84个调查小区。本次调查共登记户数7733户,登记人口23735人,户籍人口16652人,常住人口17535人,其中流动人口5294人,人在户在10016人,城镇人口11098人,包括外出、暂住和死亡的出生人口247人,死亡79人。
二、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显著,出生率明显增高
1、样本结果出生率明显增高。本次1‰人口抽样调查出生率为10.71‰,较2016年的7.47‰上升了3.24个千分点;
2、与卫计和公安部门出生人口相关数据方向一致。
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出生率明显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二孩出生人口明显增多。
(二)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死亡率小幅增高
本次样本调查结果全市死亡率为4.66‰,2016年为4.27‰,2015年为3.49‰,近三年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虽然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市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但是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加,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2010年“六普”资料显示,全市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7.4%,而2015年抽样调查结果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7.87%,2016年为8.95%,2017年为8.77%。
调查结果与卫计和公安部门年报相关死亡数据方向保持一致。
(三)流动人口明显减少,外出人口在逐步回流
1、流动人口比重下降。本次调查结果全市流动人口4180人,占调查样本常住人口的24.57%,而“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流动人口97.70万人,占常住人口335.14万人的29.15%比重下降了4.58个百分点。
2、市流动办流动人口统计为净回流。
从上表可以看出:全市近三年来总流入人口2015年和2016年基本一致,2017年比2016年有所增加,而总流出人口在逐年减少,人口流向为净回流状态。
3、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跨省转移减少,市内转移增加。
市人社部门统计,2017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转移比上年增加0.13万人次,其中市内转移比上年增加1.19万人次,跨市转移比上年增加0.45万人次,而跨省转移比上年减少1.52万人次。
综合参考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全市人口在逐步回流。
(四)分年龄段人口比重总体呈“两头升中间降”趋势,全社会总抚养比有所上升
从上表可以看出,全市近年来分年龄段人口比重基本呈“两头升中间降”趋势,随着出生人口的逐年增加,少年儿童数量越来越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全社会总抚养比也在逐年上升。
(五)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城镇化率稳步提高
全市本次调查结果城镇人口比重为63.29%,比2016年的调查结果62.42%高了0.87个百分点,比2016年的评估结果56.25%高了7.04个百分点。
从样本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全市城镇人口在逐年增加,城镇化率稳步提高,符合全市实际情况,主要原因除城镇人口自然变动增加以外,还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自主进城购房居住以及全市从2011年开始实施为期10年的移民扶贫搬迁政策、保障房建设及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的推动。
三、未来人口形势预测
1、全市人口总量逐年上升,“南北”差异依然存在。
2、农村人口持续向城市、城镇流动,城镇人口逐年增长。
3、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和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社会抚养负担将持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