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榆林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严峻考验,榆林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的同时,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明确要求收缩战线、守好底线、突出重点,投资项目开复工进程加快,全市稳投资成效显著。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1.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91.9%;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6.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1%。
一、固投运行特点
(一)固投增速稳中趋缓
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低位开局,月度有所起伏。1-4月增速呈上升态势,同比增长20.8%,增速较1-3月加快18.4个百分点;1-5月增速较快回落至13.4%,1-7月增速回落至12.3%。增速在全省居第二位,高于全省1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3.9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投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1-7月,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4.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3.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0%。
三次产业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投资占比上升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占比下降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比上升0.1个百分点。
(三)工业投资“两升一降”
1-7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5%,增速较1-6月回落8.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五位。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7%。
工业投资三大行业增速“两升一降”。其中,采矿业同比增长0.7%;制造业同比下降9.9%,增速较1-6月收窄4.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8.1%。三个行业投资总量占工业投资比重分别为33.5%、38.8%、2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0.2个百分点。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庙沟门电厂二期、清水川煤电一体化电厂三期、定边谷梁风电场等项目对全市电力行业投资贡献较大。特别是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1-7月投资总量占全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比重17.4%,拉动全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7.6个百分点。
(四)大项目支撑投资较快增长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312个,较去年同期增加86个,占全省项目总数的13.1%。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782个,项目总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66个,在全省各市区中排名第三,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4.9%,较全市投资增速高2.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个百分点,投资量占全市总投资比重75.2%。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15个,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4个百分点。
(五)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投资进度加快
1-7月,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201户,开发项目168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6.8%,较1-6月加快4.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榆林市文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文昌泰安里项目、榆林泰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高新悦府项目、陕西德通置业有限公司德通新时代项目投资进度加快。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部分大项目未开工
1-7月全市未施工的大项目有:总投资115亿元的华能段寨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一期工程、107亿元的氧化铝项目、106亿元的大唐府谷能源化工项目、38亿元的延长石油集团靖边生活基地河东小区和33亿元的龙山小区项目等。
(二)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增长缓慢
全市500-5000万元项目个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但投资量较少。今年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一直在低位徘徊,完成139.73亿元,同比增长0.1%。
从分县市区情况来看,5个县市区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为负增长,分别为榆阳、横山、神木、定边、清涧,同比分别下降57%、21%、55%、25.8%、8.1%。
三、建议
(一)继续促新进大项目落地开工
新进大项目开工建设是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动力,在续建项目后期投资放缓的情况下,新进项目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关键。1-7月,5000万元及以上累计新进项目262个,完成投资202.85亿元,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个百分点。因此,要继续狠抓新进项目的落地开工和投资建设进度,提高新进项目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力。
(二)狠抓500-5000万元项目不放松
500-5000万元投资是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增长动力之一,500-5000万元项目数量多、隐蔽性强、建设期短,需要及时摸清500-5000万元项目情况,梳理项目性质,推进项目进度,夯实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