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0%,较上月放缓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三。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3%,总量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2.3%;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9.6%,占7.7%。
一、运行特点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趋缓
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低位开局,月度有所起伏,整体呈放缓态势。1-4月增速逐月呈上升态势,4月达到最高点,累计增长20.8%,较一季度加快18.4个百分点;此后,开始呈回落态势,8月为最低点,增速回落至11.0%,较上半年放缓2.8个百分点,较1-7月放缓1.3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1-8月,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2.7%,总量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8%,占53.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4%,占40.2%。
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投资占比上升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5个百分点。
(三)工业三大行业投资一升两降
1-8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7%,较上月放缓1.8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18.4%。
工业三大行业投资增速一升两降。其中,采矿业同比下降0.6%,增速由正转负,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下拉工业投资0.2个百分点;制造业下降7.6%,降幅收窄2.3个百分点,下拉工业投资3.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1.2%,增速放缓16.9个百分点,拉动工业投资增长7.8个百分点,拉动力较上月减弱2.6个百分点。三个行业投资总量占工业投资比重分别为35.6%、37.6%、26.8%,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庙沟门电厂二期、清水川煤电一体化电厂三期、定边谷梁风电场等四个项目对全市电力行业投资贡献较大,拉动该行业投资增长33.5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投资进度加快
1-8月,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 206户,比去年同期增加 24户,同比增长 13.2%;房地产项目 175 个,较去年同期增加 27 个。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 81.06 亿元,同比增长 19.6%,较上月提升2.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的比重为 80.8%。
(五)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平衡
分县市区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主要集中在榆阳、神木和府谷3个县市区,数量占到全市的70.3%;500-5000万元项目主要集中在榆阳、神木、府谷、绥德、佳县、清涧、子洲5个县市区,数量占到全市的81.4%。
分区域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量主要集中在北六县市区。1-8月,北六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占全市比重84.4%,其中榆阳、神木、府谷3个县市区占70.2%;南六县投资总量仅占15.6%。
二、建议
(一)强化重大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
紧盯项目投资各项审批环节的落实,促进重大项目的落户开工是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谋划筹建一批建设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带动和引领本地发展的重大项目大力推进五大千亿级项目:恒力集团(榆林)煤化工产业园和纺织新材料产业园、榆能中科煤制清洁燃料产业化技术升级示范基地项目、陕煤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延长石油集团千亿级产业集群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千亿级产业集群项目,确保重大项目投资的活力和后劲,保障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二)持续发挥好招商引资驱动作用
持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驱动之一,精准招商,积极主动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好项目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公共服务投资力度,加快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好项目,充分发挥好有效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