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利用“多规合一”成果实行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制度工作方案》已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28日
利用“多规合一”成果实行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制度工作方案
根据《关于印发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15〕32号)、《关于印发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并联核准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15〕17号)、《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陕发改投资〔2015〕1311号)、《关于榆林市国土空间综合规划的批复》(陕政函〔2016〕33号)和《榆林市“多规合一”工作方案》(榆发〔2015〕3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利用“多规合一”成果实行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制度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的要求,充分利用“多规合一”试点成果,发挥“多规合一”“一张图”的统筹协调功能,按照“一门受理、同步审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信息共享、全程监管”的要求,推进精简申报材料、取消互为前置、压缩审批时限、再造审批流程、同步办理审批、信息共享共用、全程在线运行等重点环节改革创新,建设项目全覆盖、审批全流程、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全市并联审批平台”),形成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机制。
二、工作任务
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5月底前)
1.建设全市并联审批平台。全市并联审批平台在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基础上,增设市“多规合一”业务平台,共同组成全市并联审批平台,市、县区、园区共享共用,分别按照权限对所有审批、核准、备案的投资项目开展项目审批工作。其中“多规合一”业务平台主要负责投资项目选址的控制线检测,对通过控制线检测的投资项目,在全省在线审批平台上完成审批工作。(市国土局、市发改委负责,2016年4月底前完成。)
2.建设全市“多规合一”投资项目库。在市“多规合一”业务平台上建设投资项目库,承担投资项目审批入库、管理、监管以及发布重大项目、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管理制度等功能。(市发改委负责,市县共用、分级管理,2016年5月底前完成。)
3.改造政务网。改造市、县区已建业务系统,与全市并联审批平台联通。完善提升政务网,确保“多规合一”业务平台在市县相关部门顺畅运行。(市工信局负责,市政务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配合,2016年5月15日前完成。)
4.公布审批清单。配合省发改委对梳理出的审批事项逐一审核,逐项确认,形成清单。市直相关部门根据清单同时编制办事指南,明确办理事项的设立依据、审查内容、受理条件、办理流程、时限规定和所涉及的中介服务等。(市发改委、市编办、市法制办及相关部门负责,2016年4月底前完成。)
5.设立“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服务窗口。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市“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服务窗口,由市“多规合一”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专责组抽调发改、国土、建规、环保、林业部门各2名专业人员进驻,按照“一口受理、一项一码、一表流转、控制线检测、在线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电子监察”模式运转,承担投资项目控制线检测、审批事项咨询服务、统一收件取件等职能。(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建规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负责,2016年4月底前完成。)
县区参照上述模式在县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县区“多规合一”业务辅助决策服务窗口,统一使用全市并联审批平台,统一进驻集中办理审批工作。具备投资项目审批权限的产业园区,根据自身实际,参照上述模式设立“多规合一”业务辅助决策服务窗口或专门办公室。县区、园区“多规合一”业务辅助决策服务运转方式按照市上运转方式进行。
6.再造审批流程。按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将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分为项目立项、项目报建、项目施工等环节。项目立项环节由发改部门牵头,其余环节根据全省在线平台统一安排逐步推进。每个环节均实行“统一受理、辅助决策、并联审批、统一回复”的运转模式。其中立项环节审批流程按照下述模式运转;首先,项目单位在全省在线审批平台注册、申报,获得项目代码和需提交书面材料清单,明确项目审批权限;其次,项目单位根据材料清单,凭项目代码,根据项目审批层级,在市(或县区、园区)“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服务窗口进行控制线检测、业务咨询和统一报件,取得控制线检测报告;然后,“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服务窗口将项目申报材料分发至部门审批业务平台,各审批部门实时接收申请材料,在全省在线审批平台完成审批工作,并将纸质文件送至收件窗口;最后,“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服务窗口统一向项目单位发放全部审批文件。(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建规局、市环保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牵头负责,2016年5月底前完成。)
第二阶段:试运行阶段(2016年6月—9月底)
7.“多规合一”业务平台试运行。2016年6月1日起,“多规合一”业务平台正式上线空转试运行,在全省在线审批平台运行的基础上,市、县区、园区同步试运行“多规合一”业务辅助决策平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各相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8.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按照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原则,建立内部流转、受理容缺、超时默认、协调协商、信息共享等配套制度,6月底前形成制度汇编。充分利用“多规合一”“一张图”成果和控制线检测平台,精简前置条件,减少重复报送,确保并联审批制度有序运行。(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及各审批部门负责。)
第三阶段:正式运行阶段(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
9.全面实现并联审批。2016年10月起,全市并联审批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全面实现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在新的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市“多规合一”综合服务区。依托电子政务外网,使用数字证书开展审批工作,部分材料线上接收,与相关部门行业审批系统联通,提供手机短信服务。各县区政府负责组织设立本县区“多规合一”综合服务区。(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各相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10.全面实现线上审批。2017年8月1日起,全面实现在线接收材料,线上审批项目。(市发改委、市政务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全市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改革推进领导小组,组长由尉俊东市长担任,副组长由钱劳动常务副市长担任,市政府办、监察局、发改委、编办、人社局以及市直项目审批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具体推进、协调工作。各县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推进机制和机构,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制度保障。研究出台《榆林市“多规合一”“一张图”控制线管理规定》,尽快建立“多规合一”“一张图”动态调整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探索推进立项环节部门联合审查机制以及利用“多规合一”试点成果精简前置条件取消互为前置的体制机制。市监察局研究制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问责机制,对投资项目审批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限时督办和行政效能监察。
(三)资金保障。市财政局将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平台建设、政务网改造提升、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整合优化、部门业务子系统改造建设等必要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四)人员保障。通过刚性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给市发改委、国土局、建规局、环保局、林业局各引进2名专业人员,保障“多规合一”业务平台顺利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