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   网站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榆政办发〔2024〕34号
时间:2025-02-08 10:39
分享: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

《榆林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1111

榆林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

“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方案

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24〕6号)有关要求,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不断巩固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成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2025年,PM2.5浓度不超过27微克/立方米,无重污染天气,优良天数不少于315氮氧化物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2万吨、0.5万吨。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

1.严格环境准入要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改、项目达到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国家相关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涉及产能置换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经认可的置换方案执行。(委、市工信、市生态环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淘汰计划和退出计划,对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版)》淘汰类的,按期淘汰。工信牵头,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按职责分工负责

3.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集聚提升。以治污为核心,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集中的城市要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专项整治方案,严格项目审批,严防污染下乡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城市建成区内中小型传统制造加工企业升级。(市发改委、市科技、市工信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积极推进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严格控制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建设项目,提高低无)VOCs含量产品比重在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等环节严格执行VOCs含量限值标准全面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加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电子行业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力度。(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榆林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汽修喷涂行业VOCs管控,禁止露天、敞开式喷涂及无证作业。(市交通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室外构筑物防护和城市道路交通标线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涂料。(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培育环保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环境监测、环保装备、环境咨询、深度治理等领域培育若干龙头企业推动实施非化石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智慧能源示范、高端能化装备制造、氢能储能创新示范等工程,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优化能源结构。

6.发展新能源和清洁低碳能源。完成省上下达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任务。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清洁取暖以及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量。有序推进以电代煤,积极稳妥推进以气代煤。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量应予以合理保障。(市发改委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积极推进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燃煤锅炉,不再新建燃煤集中供热站有序淘汰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加快工业企业深度治理。2025年底前80%的水泥熟料产能和60%的独立粉磨站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按照《榆林市兰炭及涉兰企业工业废气废水深度治理指导意见》,开展兰炭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VOCs废气经收集后高效处理,严禁VOCs废气未经收集处理直接排放。2025年底前焦化行业独立焦化企业全部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持续推进散煤治理清洁取暖。加快全市清洁取暖体系建设,持续巩固中心城区散煤清零成果。持续开展入户走访,对散煤双替代任务完成不实、改造效果不好、后续监管不力的开展整改提效并跟踪督查,确保已完成改造的居民能够做到清洁取暖。(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防止散煤复烧,严格散煤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使用环节监管,禁燃区内散煤销售网点一律取消,加强对以直送、网络等方式流动销售散煤行为的监督检查,建立散煤监管联动协查机制。(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交通结构。

11.优化调整货运结构。出台《榆林市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专项工作方案(2024-2027年)》,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方式为主,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车在火电、煤炭、兰炭、有色、水泥等行业和物流园区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淘汰Ⅲ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加强铁路专用线和联运转运衔接设施建设。(市交通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治理。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管控,控制区禁止使用第三阶段以下排放标准三类限值以下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组织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检查,基本淘汰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具备条件的可更换国Ⅳ及以上排放标准或新能源发动机。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全面保障成品油质量。坚决打击非标油品,对成品油进口、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等全环节加强监管。对成品油流通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全面清理整顿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和加油站点。市商务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榆林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升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中柴油抽测频次,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追溯,严厉追究相关生产、销售、运输者主体责任。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面源污染防治。

14.综合治理扬尘污染。严格落实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和2024年度工作要点中各项扬尘污染管控措施将防治扬尘污染费用纳入工程造价榆林中心城区建筑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控,与行业监管部门联网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水务等线性工程严格落实分段施工施工场地严格执行“六个百分百”对建设裸地、物流园、大型停车场等进行排查建档,并及时采取绿化、硬化、清扫等措施,其中城市主城区内的物流园、大型停车场必须采取地面硬化等有效防扬尘措施市住建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5.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新建矿山原则上要同步建设铁路专用线或采用其他清洁运输方式。对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矿山,根据安全生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等要求依法关闭。印发《榆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规划》,发布《榆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导则》。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原则,督促矿山企业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对未按照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治理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列入矿业权人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名单。市资源规划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还田标准化、饲料化、规范化水平。健全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化能力,提高离田效能。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生活垃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综合运用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手段,提高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精准度,开展重点时段专项巡查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7.加强烟花爆竹禁限放管理工作。按照《榆林市烟花爆竹安全全链条监管工作实施意见》(榆政办发〔2023〕53号)要求,明确烟花爆竹禁限放区域和禁限放时间,落实目标责任,严管销售渠道、严控燃放区域、严格监管手段。(市公安局牵头,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多污染物减排。

18.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污水处理站)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单独收集处理VOCs有机废水储罐、装置区集水井池)排放的有机废气密闭收集处理加强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控制,企业开停工、检维修期间,按照要求及时收集处理退料、清洗、吹扫等作业产生的VOCs废气企业不得将火炬燃烧装置作为日常大气污染处理设施。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9.有序开展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完成国家下达的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任务,逾期未完成改造的水泥、焦化企业停产治理推进玻璃、石灰、有色等行业深度治理推进整合小型生物质锅炉,积极引导大型生物质锅炉含电力)开展超低排放改造。鼓励重点企业开展绩效评级工作。(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加强恶臭异味污染治理。开展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排查整治投诉集中的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要安装运行在线监测系统。(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1.稳步推进农业氨污染防控。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实现零增长,按规划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减少氨排放。鼓励生猪、家禽养殖场实施圈舍、粪污输送、存储及处理设施封闭改造,减少氨气等臭气直接排放。市畜牧兽医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22.完善机制保障。做好做实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完善差异化电价制度、清洁取暖“煤改电”及采暖用电销售侧峰谷电价制度建立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价格联动机制,落实好清洁取暖气价政策优化完善散煤治理清洁取暖补助政策,出台激励政策,支持超低排放改造、VOCs源头替代、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工作完善市县重污染天气应对级预案体系,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减排清单,县市区(园区)要按照区域预警提示信息,依法依规同步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实施应急联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3.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决策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做好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完善大气环境和污染源在线监测体系提高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4.严格监督执法。对重点县区开展监督帮扶。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严肃查处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旁路偷排、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超标排放、弄虚作假等行为;规范在线监控设备运营行为,严厉打击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对弄虚作假的排污单位、第三方机构及其责任人,分别依法追究责任。(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5.引导全民参与。完善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积极提供环境违法行为线索,曝光典型违法案例畅通监督渠道,推广环保随手拍,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6.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园区)对行政区域内空气质量负总责。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一个月内,各县市区(园区)要制定本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完善政策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市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统筹考虑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各司其职,指导做好各自领域相关工作。市大气专项办组织,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各县市区2025年空气质量考核指标


各县市区2025年空气质量考核指标

指标

县(市、区)

PM2.5
微克/立方米)

优良
天数天)

重污染天数天)

榆阳

26

316

0

横山

30

313

0

神木

30

313

0

府谷

31

313

0

定边

30

308

0

靖边

26

322

0

绥德

30

313

0

米脂

28

313

0

佳县

26

313

0

吴堡

28

322

0

清涧

30

313

0

子洲

30

322

0

高新区

26

316

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